一句名号保平安 念佛免遭地震难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
一句名号保平安
念佛免遭地震难
12
南无阿弥陀佛
王居士是绵阳圣水寺的常住护法居士,因为工作的原因,2008年5月12号汶川发生地震时,她恰巧在赶往九寨沟的路上,经历实在匪夷所思。
2008年5月12日中午11点钟,他们一行四人乘坐一辆车前往九寨沟。下午14点28分发生大地震时,车行驶过平武约30公里的路上时,突然,地动山摇,天旋地转,车辆完全没法控制方向。天一下子黑了下来,强烈的地震造成山体崩塌,一瞬间,前后的车不是被泥石所掩埋,就是被巨石砸中。刚刚超车前行的一辆商务车,瞬间被巨石压成了一张紧贴地面的薄薄铁片,前后仅仅相差一分钟!
当山体的崩塌结束后,大家呆傻着下车,看着前后车辆都被埋没,看着死者惨烈的场面,再看看自己的车,他们所在的这段没有泥石掩埋的区段,只有短短的50米左右。驾驶员被面前恐怖的情景吓得整条裤子都湿了,看到自己的车完好无损,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嘴里不停地叨咕着:“一个石子都没碰上,不可能!不可能!”当时的情况是,前后被堵,左边是悬崖河流,右边是峭壁高山,完全陷入了绝境,除了等待救援,别无他法。
在惶惶不安中度过了9个小时,晚上11点多钟,终于等到了道路的疏通。死里逃生回到平武,别人都没办法出去,而他们却有警车开道,把四人护送回绵阳。我问王居士,四个人都是念佛的吗?她说除了司机是受老婆的影响,刚刚学佛之外,其他三人都是长期念佛的;几人见到地震了都在念佛,虽然大家有一点恐惧,也不是很惊慌。如果不是亲见其人,亲闻其声,真的不可能相信如此之奇迹。回到绵阳的这些天,她一直在做志愿者,谈起劫后余生的经历,她是如此坦然,已经没有丝毫的后怕。
她回到家的时候,已经是地震四天后,经营的流通处在地震中震塌了,她顾不上维修。给她帮忙的婆婆和小姑要回老家,她顾不上送行,托人送到火车站。她二话不说,立即组织居士参与救援,每天都在奔波,拿出自己的钱来购买各种灾民急需的物品。知道我们来到绵阳以后,她立即联系我们,给我们提供车辆和各种方便。
当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,就觉得她像个菩萨,因为她从六个月的时候就患了婴儿瘫,双腿走路非常不方便,但是比我们走得还快,为我们准备各种必需品。我们准备施粥的时候,她跑前跑后,把灾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;当我们需要带路的时候,她义不容辞,不分白天黑夜;当我们的医疗救援队快要到达绵阳的时候,她忙前忙后为大家安排住宿的地方;当我们需要采购灾民所需物品的时候,为了节省费用救济更多的灾民,她毅然前往成都采购,回来的时候,累得说不出话来。如果没有她,在绵阳的许多事情我们都没有办法去做。今年51岁的她,令我非常感动。我给她拍的照片都是偷着拍的,她不让我宣传她,说一切都是她应该做的,反倒是她天天对我们说谢谢,天天对我们说,你们从江西那么远的地方来为绵阳人做事,真得谢谢你们。
王居士经历地震免难的奇迹,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佛法的不可思议,感恩诸佛菩萨对念佛行人的护持,赞叹王居士报恩救灾的菩萨行。善导大师在《观念法门》里面说:
称念阿弥陀佛,愿往生者,
现生即得延年转寿,不遭九横之难。
这“九横”也只不过是概括来讲,人生在世可能遇到的灾难,那是非常多的。台湾所谓的“九二一”地震,死伤就有好几千人。此外还有水灾、火灾、风灾等等。只要专一念佛、虔诚念佛,这些灾难都会擦身而过,在“共业”当中就会脱离成为“不共业”。(摘自净土微信平台,编辑需要略有修改)
上人开示:
为什么念佛这么简单,功德那么殊胜呢?完全都是这句名号的功德力用,祂不是一般凡夫的名号,不是一般人事物的名号,祂是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的名号,这个名号涵盖着阿弥陀佛的正觉功德在里面。
不过,这一句名号跟阿弥陀佛本体的关系,义理非常深,一般人理解不来,理解不来他就无法相信。因此说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。
这一句名号的功能,能使念祂的人(念佛人)次生(下一辈子)往生极乐世界成佛。因此,释迦牟尼佛就预先以“芬陀利华”来比喻、赞叹,而言:
若念佛者,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。
不管圣人、凡夫、善人、恶人、出家、在家,不管大人、小孩,不管人类、畜牲,不管天上、地狱,只要他能够念佛的话,那么阿难你要知道,你不要轻易的忽略,不要轻看念佛人,当知这个人就已经是人中的芬陀利华了。
初看念佛法门似非一般印象中的修行法门,可是却具有无上的功德。想想看:念佛,谁不能念?无论何人、何时、何处、何缘,都能够念佛,都没有忌讳,也没有障碍,甚至鸟、猫、狗……播放念佛机给它们听,只要听到,就进入阿赖耶识,因缘一到就能够解脱。所以念佛虽然不能说是修行,但其功德却比大修行还要高超。因此可以说,一个学佛者,只要他念佛往生,在家胜过出家;如果不晓得念佛往生,那么出家输给在家。(摘自《如何真正圆满人生的目的》2011年6月15日上人于台北净宗书院为家属开示)
诵读:佛越居士
◎微讲堂 | 导观佛宗入念佛宗,废观佛宗立念佛宗 ——试论“念观二宗”(上)
◎微讲堂 | 观佛、念佛二宗,终归念佛一宗 ——试论“念观二宗”(下)
◎熏染佛心